您当前位置:江苏赛城国际集团 >> 赛城动态 >> 集团动态 >> 浏览文章
【“侨心向党•同心筑梦”赤子情深】朱仲辉口述故事:我的创业之路与家乡情节
时间:2021年04月17日访问 字体:

【“侨心向党•同心筑梦”赤子情深】朱仲辉口述故事:我的创业之路与家乡情节

朱仲辉

江苏省政协常委

江苏省侨联海外顾问

江苏赛城国际集团董事长

南通市侨联兼职副主席

在市场历练中撑起一座国际家纺城

我出生在海门市三星镇中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,早年是镇里的一名电影放映员。改革开放以后,在父亲和家乡经商者的影响下,从事起做推销的第二职业。在做家乡猫匾的推销中,竟然签到1万多元的猫匾销售合同,接着又与合肥的百货公司签下了10万多元的购销合同,从此让我与商海结下不解之缘。从办服装厂到进入家纺业再到组织外贸加工,一路开拓发展,成为最早涉足服装家纺出口的外贸企业。

通过国内外的商海历练,不仅积累了经商经验,也为以后投资创业奠定了实力基础。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,逐步涉足房地产市场开发。凭着自己的大胆决策,我第一次参与开发建设了叠石桥农民城和绣品托运城,并获得成功。随后,为配合市委、市政府的开发规划,我参与兴建了海门市大千商贸城的建设,成为海门早期最大的商贸流通市场。创业成功以后,我把目标转向城市,我决定用积累的资本,在海门市区投资建设一个建材大市场。2000年,我的家乡三星镇为做大做强绣品市场,公开向社会招标,实施绣品城改造。我果断参与投标市场改造与建设并中标。从2001年起,我先后筹措3亿元巨资,承担了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一、二期的建设工程。通过三年建设,一座占地规模达到100多亩、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,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,拥有2100多个店铺门面、3000多个经营摊位的家纺城拔地而起。同时,还建起了苏北最大的家纺托运城以及多条集生产、销售为一体的家纺街。2009年,我又参与开发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叠石桥国际家纺城三期工程,2011年10月基本建成。三期工程竣工后,叠石桥国际家纺城总建筑面积达到了120万平方米,拥有2万多个商铺,为经营者创造提供了200多个系列、560多个品牌的家纺产品展览、陈列和交易空间。同时吸纳了10万人就业,带动30万人从业, 成为名副其实的“中国第一,世界领先”的真正的家纺之都和纺织之城,也成为中国家纺知名品牌聚集区、世界家纺产品生产基地、全球家纺产品主要供应商、市场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之一,成为“中国的法兰克福”。

我们这个曾经的小村庄,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生机勃勃的现代商贸城,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商业气息。在家纺城经营的乡亲们都富了起来,“家有百万不算富,有了千万算起步,家有亿元算小富,有了几亿才大富。”这句坊间顺口溜,现在早已变成了家乡事实。

【“侨心向党•同心筑梦”赤子情深】朱仲辉口述故事:我的创业之路与家乡情节

温家宝总理视察叠石桥国际家纺城

带着一批“泥腿子”去南非创业

在实现创业抱负以后,从2001年开始,我以建设家纺城的成功经验为启示,决定进军南非市场,带领乡亲们探索国外创业之路。我在南非先行探路,投资喷胶棉厂和房产公司,生意越做越好。

一人富,富一家;大家富,富一片。我很快把消息告诉了老乡,在我的示范下,家乡做绣品生意的乡亲们都涌来南非经营创业。为了给乡亲们以及广大华商提供经营场所,我同时又把开发叠石桥国际家纺城的成功经验,移植到南非,在墨西拿城市建起了工业园和中国(商)城。该中国城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,经营摊位350多个,从而为数以千计的南通人、当地华人提供了集中经营、销售的场所。通过筑巢引凤,产生出家乡同行赴南非经商的蝴蝶式效应。在我的影响带动下,前来经商的家乡林西村商人就有七、八百人,整个南通籍侨商人数超过7000人。

我是一个从来不愿满足现状墨守成规的人。在南非的事业发展以后,我又将触角延伸到整个非洲大陆。我了解到纳米比亚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,钻石、铀、铜、铅、钨等矿产资源是纳米比亚最大的经济支柱。2005年,我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,又在纳米比亚组建了纳米比亚(中国)矿产投资发展公司,开始投入当地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。在合作开发中,我们输入了技术,投入了人力、物力,帮助该国开发矿产资源,用源源不断的矿产资源,为纳米比亚换回了大量外汇,也让中纳两国公司分别获得了丰厚利润。我们与纳米比亚公司的合作开发举措,受到了中纳两国政府的欢迎和支持。

【“侨心向党•同心筑梦”赤子情深】朱仲辉口述故事:我的创业之路与家乡情节

朱仲辉与同行们在研究讨论纳米比亚矿产开发项目

在非洲创业成功后,我又向欧洲国家发展,在德国投资建设欧洲家纺中心(ETC),中国的家纺产品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,我创办的欧洲家纺中心获得了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赞赏,并受到他的接见。

【“侨心向党•同心筑梦”赤子情深】朱仲辉口述故事:我的创业之路与家乡情节

德国州长祝贺家纺中心开业

爱国爱家乡是我的不变情结

我觉得,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,我成为了一个事业成功者,但我不能忘了自己的社会义务和责任。

我特别钟情家乡的教育事业。曾经投资2600万元,创办了海门市的两家幼儿园,幼儿园被评为南通市“一类幼儿园”“江苏省现代化幼儿园”。先后向“徐有庠教育基金会”、南通大学“张謇园”、海门中学校长基金会捐资数百万元,向海门市慈善总会捐赠数百万元。每年还通过各种形式,资助特困家庭和特困学生达上百万元。

2005年,我接着投资5000多万元,将海门市福利院改建为融养老、医疗、康复、休闲、学习为一体的综合性、福利型的老年服务中心,为家乡的老年事业办了一件实事。每年,我还会拿出几十万元开展扶贫帮困活动,慰问福利院老人和儿童;我也曾先后拿出几百万元的捐款,用于改造镇村道路。为了减轻社会就业困难,我的企业集团先后吸收了200多名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就业。

作为时任南通世界通商总会会长,我带领和引导海外的通商们,为促进中外友好作贡献。2011年9月,通商总会举办“通商情怀大爱无疆——爱心暖百家”的慈善募捐晚宴,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的40多名海外通商共义捐1400余万元,用于资助困难群众和在南通大学留学的纳米比亚留学生,在纳米比亚社会产生极大影响,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。

多年来,我先后荣获中国慈善总会、江苏慈善总会、海门市分别授予的“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”“江苏省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”“最具爱心慈善捐赠楷模”“海门市第二届责任苏商”等荣誉称号,我的企业赛城集团被评为“最具社会责任企业”的殊荣。但这些荣誉已经成为过去。我将始终铭记习总书记“爱祖国、爱家乡、爱家人”的教导,把我的海外成功分享给祖国人民、家乡人民和我的家人。

【“侨心向党•同心筑梦”赤子情深】朱仲辉口述故事:我的创业之路与家乡情节

接受国家领导人接见


(作者:佚名编辑:admin)